
高效包衣机包衣参数控制,高效包衣机包衣参数控制方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效包衣机包衣参数控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效包衣机包衣参数控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bg150包衣机参数?
1.包衣滚筒直径:1220mm;
2.有效容积:180升;
3.包衣滚筒转速:2~17rpm;
5.排风柜电机功率:5.5KW;
6.排风柜排风量:3000m3/h;
8.供风柜供风量:1300m3/h;
普通包衣机优缺点?
普通包衣机普通包衣机主要由包衣锅、动力系统、加热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包衣锅通常由不锈钢或紫铜等性质稳定且导热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
普通包衣机的热能利用率较低,干燥速度较慢,包一锅糖衣片需要约16小时,药物受热影响大,同时糖衣片剂(其中主要辅料成分是国外已淘汰的滑石粉)往往可使片芯重量增大50%~80%,生产成本较高。
10ML高巧拌种脱水多少?
您好?供您参考:小麦包高巧和立克秀,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具体使用方法是: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20毫升,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10毫升,对水200~250毫升(4两~半斤)混合均匀,配成包衣液,将25斤小麦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也可用大塑料盆),将配好的包衣液分两次均匀洒在小麦***上,搅拌均匀,在阴凉处摊开,晾干12个小时后再播种。也可用手动或电动包衣机包衣。
10毫升高巧兑水大约60~80毫升即可。
谢谢您的提问。
怎样能让玉米增产到两千斤一亩?
我认为让玉米达到亩产2000斤,要做到几个方面的准备!
第一,如果在黑龙江这样的冷凉地区,要确保种植地区的积温达到2700度以上;
第二,要选好高产品种;
第三,要配方施肥,要将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配合使用;
第四,管理到位!
只要做到一下几点,做到亩产2000斤玉米,基本没问题!
玉米后期是产量的形成及提高的重要时期,是雌、雄穗分化完全,准备吐丝受精,以及开花授粉,使籽粒刚刚形成阶段,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对于玉米来说,其生长周期比较短,不易掌控,后期管理尤为重要。提高后期管理力度,***用合适的增产方法,达到目标产量,增加穗粒重量,取得较好收益,是丰收的保证。本文着重于提供新思路,总结增长措施。
关键字:增产 玉米 后期
1、后期种植出现的问题
1.1早衰
植株高大的玉米有较长的生长期,相应的也会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如果营养不充足,植株无法吸收充足养分很容易造成玉米早衰。然而,若植株在发育过程中过多的吸收水分,会因新陈代谢失调而造成吸水困难,根部工作效率减弱。但是白天叶片蒸腾作用不受影响,导致叶片耗费水分过多,叶片卷曲,生长减弱。
除此之外,植株处在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方会直接使植株早衰死亡。
1.2空杆
空杆出现在玉米中后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参照规定土壤条件和植株特性,导致种植的密度太大,光合作用过小;氮肥过多或者磷素、钾不足时也会造成空杆现象;矿物质元素满足不了植株发育需求时产生营养不良,也易造成空杆现象。
1.3倒伏
植株密度和土壤种植厚度都是导发生后期倒伏的原因,在植株生长茎干时期肥水施放量不合理、追加肥料时氮肥追加过量、磷钾肥含量过低时,会发生茎干纤细,造成倒伏现象。
现在玉米在我国的东北及华北春玉米区,在玉米收获时每亩达到或接近2000斤是比较常见的。这是由于玉米的品种,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技术进步的原因。
玉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但是重要的口粮,并且是饲料,食品加工业,工业上日益重要的原料之一。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起源于亚热带,和小麦,水稻这些主要粮食作物比较,具有适应性广,需水量低,耐旱抗涝的优势。
玉米要想获得比较高的产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育期合适的玉米品种。我们国家把玉米品种分为,早熟玉米品种,中早熟玉米品种,中熟玉米品种,晚熟玉米品种。只有选择在自己当地气候条件下,能够正常成熟的玉米品种,才能发挥玉米品种的最大潜力。
②在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大系前提下,注意根据自己的土地地力选择种植密度较大的品种,并在播种时选择适合品种密度的株距和行距。保持田里玉米密度的合理。现在华北平原农业上一般的品种适宜密度在每亩2500-3200株左右,如果地力较好,当地不属于老百姓俗说的“风趟子”区,密度可以适当的再增加500株。
③选择好品种,确定了栽培密度后,耕作技术就是下一个需要注意的。现在出现了种肥一体的播种机(山区的播种楼有的也可以实现种肥一起下播),暨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种肥合适的距离。注意选择大厂的缓释肥。如果没有使用缓释肥,在拔节期,喇叭口期,都要使用氮肥,促进产量。
④注意当玉米蜡熟期以后再收获,这时玉米完全完成了干物质的积累,产量是最高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效包衣机包衣参数控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效包衣机包衣参数控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